会员登录
  • 没有账号? 去注册
会员注册
  • 已有账号? 去登录

科普文章

【快讯】墨子沙龙一天两场巨献,精准癌症治疗&神奇催化剂,看科学如何改变世界
发布时间:2018-06-17    414   作者 | 林梅

6月16日位于浦东新区的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热闹非凡,原来墨子沙龙在同一天举办了两场活动,分别邀请到了来自哈佛大学的刘小乐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为到场的五百多名观众带来了两场精彩的科普盛宴。


上午10:00,哈佛大学与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统计,生物统计与计算生物学终身教授,Dana-Farber 功能性癌症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刘小乐站在墨子沙龙的LED屏前,开始了她的演讲。刘小乐教授的研究对象与我们息息相关,正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


                                             

癌症一直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每年全世界由癌症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对任何国家都是巨大的负担。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的迅速普及,部分癌症已经可以通过锁定变异基因进而进行靶向治疗,此外,免疫疗法进展也十分惊人。


在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刘小乐教授亮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生物信息学。针对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中的棘手问题,她设计了一系列基于大数据的算法,能够用来确定肿瘤细胞-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根据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


报告中,刘小乐教授不仅介绍了前沿科学家们利用CRISPR技术、高通量测序、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的免疫治疗的探索与合作,还展望了未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探索免疫治疗的前景。


最后,刘小乐教授表示“治疗癌症,单一疗法的效果是有限的,各种疗法的机制也相当不同,只有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表观遗传治疗等方法与个性化治疗相结合,根据不同病人“量身定做”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所以,生物、计算机、统计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会是癌症治疗的发展趋势。”



在圆桌对话环节,潘建伟院士化身科学爱好者,就肠道菌群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异体T细胞移植等肿瘤治疗前沿问题连续向刘教授“发难”,刘教授表示,这些问题十分有意义,科学界都在探索。而在观众提问环节,现场更是兴致盎然,不但有科学爱好者就癌症治疗的各种手段和效果发起提问,更有医生、患者和患者家属就各自对癌症的理解交流经验。台上台下宾主尽欢,收获满满。


听完上午刘小乐教授的精彩报告后,意犹未尽的观众们仍不愿离开,因为当天下午,另一位墨子沙龙的重磅嘉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还会带来一场关于“限域催化”这一神秘又十分有用的研究的科普。


下午3点,包院士走上墨子讲台。通过分析能源的历史和现状,包院士告诉大家,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能源和相关化工产业十分依赖煤。传统的煤转化技术伴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水消耗,如何高效清洁的利用好煤,对我国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至关重要。而催化剂的科学使用,在碳排放和利用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



作为关键的核心技术,催化在能源、环境、农业以及人类健康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催化剂是化学家们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包院士带领观众梳理催化的机制和途径,结合了他的研究团队提出和发展的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以纳米氧化物与微孔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将合成气直接活化制备成乙烯和高值化学品为实例,对纳米催化研究涉及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未来纳米相关的催化研究在纳米催化剂制备、催化过程的理论模拟和纳米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等方面存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在报告的最后,包院士“拾起校长包袱”,为中国科大的招生打起了广告。包校长如数家珍地细数科大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鼓励现场中小学生关注、报考中国科大。


在接下来的对话环节,中科大的校长和常务副校长“恰好”同台,共同解答现场观众提问。观众对催化和能源利用表达了种种疑问,包院士就相关领域技术方法、机理、行业发展状况一一给予分析。



当天的活动,主办方安排了一个特别的环节——东阳市吴宁镇初级中学物理教师张榕珍女士是潘建伟院士的中学老师,多年来始终关心我国量子科学进展。此次活动中,她将自己积攒多年的积蓄三十万人民币捐赠给墨子沙龙,支持相关科普工作。此举赢得了主办方全体人员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当天的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和上海市浦东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并在腾讯新闻上进行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