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没有账号? 去注册
会员注册
  • 已有账号? 去登录

科普文章

解读 | 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五种物质状态
发布时间:2020-06-17    1011   

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在国际空间站上完成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制备和观测,《自然》杂志6月11日刊发了这一研究的论文。这项工作获得了许多媒体的盛赞,不少标题甚至带有科幻色彩:“太空首次观测到‘物质的第五态’,或解决量子宇宙中最棘手难题”、“首次在太空中,创造出第五种物质状态”、“人类在太空制造出‘物质第五态’,科学家:有望揭开暗能量之谜!”、“物质的第五状态,需要在宇宙中制造,它是通往未来的大门”……

这项工作是否真如媒体宣传的这样神奇、石破天惊?抛开天花乱坠的各种形容,业内专家对这项工作的具体评价又是怎样的呢?墨子沙龙请教了超冷原子领域的专家,与大家做下分享。

ISS上的BEC: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

1924 年,玻色和爱因斯坦在理论上预言了自旋为整数的粒子(即玻色子)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会达到一种奇特的状态:系统中的大部分原子都会聚集到能量最低的同一个状态上,因而整个原子团表现得就像一个“原子”,这种宏观量子态被称作“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常被称作物质的第五种状态。

从理论预言到实验实现,物理学家为之付出了70余年的努力,直到1995年6月,得益于激光冷却和蒸发冷却技术的发展,人们才第一次实验上实现了BEC。BEC因其特性,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模拟等领域具有诱人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解读 | 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五种物质状态

冷原子实验室(CAL)

图片来自Nature论文,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46-1

BEC实验实现后,科学家们致力于把实验精度带到新的层次,甚至开始考虑重力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影响。2018年,耗资1亿美元,NASA将“冷原子实验室(Cold Atom Lab,CAL)”发射、安置到国际空间站(ISS)。ISS环绕地球做轨道运行,空间站上的重力极其微弱,是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想场所。

解读 | 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五种物质状态

地球和太空中的BEC示意图

图片来自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653-6

冷原子需要磁阱来束缚,地球上的重力限制了磁阱的形状。如上图所示,重力拉低了势阱的一侧,导致原子会从低势阱处发生逃逸,所以为了限制住原子团,人们需要制造一个深阱。而在国际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使用浅陷阱就能让原子达到BEC。没有引力把原子拉到地面,因此能相对容易地通过释放磁阱让超低温原子云慢慢膨胀,使它们变得更冷。通过原子的绝热膨胀,研究团队获得了亚nK的温度,这是目前地面BEC实验所无法达到的。但实验中,被束缚的4.9×10^4个原子中只有26% 的原子在17nK的温度下实现了BEC。目前地面上的实验可以使10^5数量级原子中的95%达到BEC状态。而BEC状态的原子数以及原子比例对于基于BEC的精密测量至关重要!

解读 | 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五种物质状态

地球轨道上的BEC

图片来自Nature论文,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346-1

另外,为了对BEC进行测量,必须先把它们从磁阱里释放出来。由于地球重力,原子会很快被拉到地面,只有极端的测量时间,而在空间站的失重条件下,研究人员有长达数千小时的测量时间。这将为实现更灵敏的仪器提供支撑。

空间站上BEC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冷原子实验室(CAL)只有洗碗机那么大,在质量、体积和能耗方面需要满足国际空间站的严格要求,而且要足够稳定,连续运行多年而不需维修。

有趣的是,这篇论文3月份被接受,而安排在6月——也就是BEC实现25周年的当月发表,不知这是否是Nature一个巧妙的科学营销呢?

进步源于长期积累

从理论提出到实验实现,用了70余年,再到国际空间站上的BEC,又用了25年时间。任何重大技术突破都不是无中生有、一蹴而就的,微重力条件下的冷原子实验研究也是这样。过去一些年,人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

需要指出的是,这不是第一个地球轨道上的冷原子实验。2016年9月25日,我国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其上搭载了世界首台太空运行的冷原子钟,用以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经过两年在轨运行,验证了空间环境下冷原子钟的运行机制与特性,将人类在太空的时间计量精度提升1-2个数量级,运行3000万年才会误差1秒。

解读 | 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五种物质状态

上海光机所研制的空间冷原子钟(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这也不是第一个微重力环境或太空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这是第一个地球轨道上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17年1月,德国汉诺威大学的Maike Lachmann、Ernst Rasel等利用火箭MAIUS-1首次实现了太空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火箭被发射到243公里高空,在自由飞行阶段的12分钟里,以1.6秒为一个周期成功制备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2018年10月相关研究以“Space-borne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for precision interferometry”为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解读 | 国际空间站上的第五种物质状态

火箭MAIUS-1上的BEC

图片来自Nature论文,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8-0605-1

正是基于众多科学家们一步步的探索,才有了这次地球轨道上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重要突破。另外,我们还从超冷原子研究人员处了解到,重力对BEC实验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方便BEC实验进行的方面。例如,由于重力拉低了磁阱的一侧,一些温度相对较高、较活跃的原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逃逸出去,有利于原子温度的降低。新的技术有时会替代旧的技术,但两者往往也可能是互补的关系,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初始阶段。科学家们探究影响物理过程的各种原因,屏蔽不利因素,利用“自然”提供给我们的天然资源,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从复杂、噪杂的现实环境中逐步看清蕴含于其中的简单秩序,实现技术和认知的进步与跨越。

微重力环境下的BEC实验刚刚开始,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其有望在多个领域给人们带来更多可能性,例如人们可以制造出性能更好的原子干涉仪,来对广义相对论基于的等效原理,描述暗能量的各种理论等进行严格的检验。

感谢陈帅教授对本文的帮助

这里是墨子沙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于2016年起开始举办的公益科普论坛,致力于专业、权威、有深度沙龙科普活动,每月一次,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为大家讲述科学那些事。关注墨子沙龙,我们在这里等你来。

关于“墨子沙龙”

墨子沙龙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协办的公益性大型科普论坛。沙龙的科普对象为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热爱科普的普通民众,力图打造具有中学生学力便可以了解当下全球最尖端科学资讯的科普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