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没有账号? 去注册
会员注册
  • 已有账号? 去登录

新闻动态

【活动新闻】保安问你的那些问题,来这里找找答案
发布时间:2023-05-24    1736   

5月20日-2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举办了2023年科技节活动——穿越时空,探寻人类的过去与未来。5月21日邀请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普团队专家范安川、王娟、张楠、王安轶,带领观众领略古代科技的魅力。从青铜器到航天器,人类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印娟教授主持此次活动。


有人调侃说,学校的保安都是哲学家,常问那句——“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不妨从科学里找找答案。




“当有人问我,研究古代科学和技术史到底有什么用的时候,我想我会说,这是一条回家的路,它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我们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员张楠博士研究古代天文学多年,对于自己深耕的领域,有自己的情怀。



在墨子沙龙的2023年科技节上,来自中国科大的四位科技史专家带观众们穿越时空,领略古代科技的魅力。


浑天仪是古代一类天文仪器的统称。为了探索星辰运行的奥秘,古时候中西方的人们都进行过类似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各自对宇宙的理解,根据天文仪器的不同,今天的我们可以一窥中西方文明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各自的特点。在张楠博士的梳理下,观众们对不同种类的浑天仪及各自代表的宇宙观有了清晰的理解,也对近代天文文明的交融有了更深的体会。



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王安轶带来的话题更是引发了军事迷和航天迷的兴趣——从“火箭”到火箭。随着近年来我国在深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大众对于各种航天器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实,古时候的人们也一样没有停止过摆脱地球引力的尝试。根据对古代文献的整理搜集,王安轶副教授描绘出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火箭的各种探索和实践图景。虽然,现代的火箭工程的成就来自于近代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或许,对于地球外部的进取之心和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实践,在“火箭”的课题上是一脉相承的。



相比于天文仪器和火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副研究员王娟带来的话题更加可爱——嫦娥抱的玉兔是哪种兔?以此为引,她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整理,给出了“兔科”这个大类别在我国的历史。原来,可爱的兔兔有这么多的属种,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它们有些来自于我国的乡间野外,有的漂洋过海从欧洲远道而来。你心中的玉兔指的又是什么呢?



人类的科技发展历史往往是以材料种类的不同来体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范安川认为,从陶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转变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在此次科技节上,范安川副教授以动物形态的青铜铸造品为切入点,展示了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人们对于动物的喜爱,以及生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这些器物提醒我们,古时候的动物们并没有离我们而去,而是留在了我们的青铜器上,留在了我们的古诗词上。但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这些现存的动物可能也就再也见不着了。”



知道了文明的来路,你一定也想展望文明的未来。想回答这个问题,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合适的话题。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3名国内顶尖大咖也在这次科技节亮相墨子沙龙,和观众一起探讨人类可能面对的未来和挑战。随着chatGPT的大热,人工智能迎来了关注度的又一波高峰,技术进步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很多专家原本的预期。但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它们是如何实现的,未来可能会去向哪里,3位专家带来了更加通俗易懂的答案。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可能是随着chatGPT的出现,最引发公众好奇的词汇。香港中文大学的王历伟助理教授作为人工智能语言和视觉多模式领域的专家,亲身经历了该领域近十多年的跌宕起伏,他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未来一定是应该和人们、尤其是孩子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要求人工智能必须是可信和安全的。



南京大学的俞扬教授带来的是关于机器学习的话题。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不同水平的人工智能都是怎么“学习”的,它和我们学生平时的学习有什么异同点呢?在各种棋类和牌类游戏里,为什么人工智能显示出惊人的能力呢?这些都是机器学习的结果。



当然,现场的观众们最关心的还是,chatGPT为何这么厉害?中国科大的周熠教授专门研究通用的强人工智能,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将成为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chatGPT能做的事更远不限于聊天。以chatGPT为起点,强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对于生产、生活、教育、科研等诸多方面的颠覆性影响。“尤其对先进制造业的变革将会至关重要。”周熠教授说道。“人类的前三次工业革命,解放了我们的手和脚,部分解放了我们的脑子,但智能革命可能就是针对我们脑力活动的变革。”



现场观众里,相比于家长们更关心人工智能对教育方式的影响,孩子们的想象更加天马行空:“像科幻电影里那样,有自我意识、甚至会毁掉人类的人工智能会出现吗?”不管在专家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至少,墨子沙龙的小粉丝们已经开始很严肃的思考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了。这就是科普的力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