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没有账号? 去注册
会员注册
  • 已有账号? 去登录

漫画

漫画 | 细思极恐!当时如果没有他,可能还会有几千万中国人失去生命
发布时间:2019-11-14    2807   

这是Sheldon的第16篇漫画,所有图片大约3.1MB。


11月2日,朝阳区卫健委的一份官方通报说,有2名内蒙古自治区的患者,被诊断为患有“肺鼠疫”。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对肺鼠疫有充分的了解,也有很成熟的防疫措施。因此,中国疾控中心指出,此次疫情可防可治,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极低

但是,109年以前的中国,就没有那么好卫生条件了。当时,在清政府控制下的东北,曾经爆发过一场持续半年之久,死亡人数达6万人的肺鼠疫……

北风吹,雪花落,

那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个冬天,1910年。

家住哈尔滨傅家甸的居民们发现,

周围有不少人开始染上一种怪病。

染病的人会发烧、咳嗽、吐血,

扛不了多久就死了。

死后全身发黑发紫,非常瘆人。

瘟疫在整个东北快速蔓延,

街道和河沟里躺倒了很多人,

尸体枕着尸体,任由野狗吞食。

当时的东北是俄国和日本的势力范围。

这俩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无力控制疫情,

嚷嚷着要独立主持防疫工作。

情急之下,清政府想起一位医学专家:

伍连德。

伍连德不会不记得,

历史上的欧洲,

曾遭遇过一场可怕的“黑死病”,

导致当时的人口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有人认为,“黑死病”就是一种鼠疫

在东北流行的瘟疫,

很可能也是鼠疫

由于那个年代还没有抗生素,

一个人一旦染病,就只能期待奇迹发生。

如果疫情不及时控制,

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伍连德接到电报后,

连忙登上了开往东北的列车。

火车一到东北,伍连德就走进疫区,

向当地的官员和医生了解情况。

根据当地医生的描述,

这场瘟疫确实不太像之前的鼠疫

鼠疫应该是老鼠鼠疫杆菌传染给跳蚤

跳蚤再传染给

确实没听说它能通过咳嗽传播呀?

这场瘟疫到底是不是鼠疫呢?

伍连德对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

伍连德找来了一具病人的尸体,

进行解剖和化验。

当时的人思想非常保守,

他们认为尸体必须完整地下葬,

解剖尸体就是对死者大不敬。

尽管解剖过程全程保密,

伍连德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

伍连德发现,

死者的血样中确实有鼠疫杆菌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如果这场鼠疫真的能靠飞沫传播

那么给病人检查的医生、乃至所有人,

都应该带上口罩!!!

伍连德的建议一提出,

立刻就遭到外国专家的反对。

麦斯尼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没有戴口罩就去医院给人看病,

结果自己也染上鼠疫死了。

鼠疫专家居然死于鼠疫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

他们纷纷戴上口罩,

等待伍连德的下一步计划。

当时,每天的死亡人数已增加到50人。

在伍连德的指挥下,

傅家甸的官民开展了艰苦的防疫工作。

事后看来,伍连德的措施已经很科学了,

可是疫情并没有好转,

每天的死亡人数很快就超过了100人。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伍连德努力回想自己采取的每一项措施,

似乎都没有错啊,

可是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难道是其中某个环节执行不到位吗?

带着疑问,伍连德来到城北坟场,

检查病患尸体掩埋的工作,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原来,哈尔滨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

土地冻得硬邦邦,根本来不及挖坑掩埋。

在这种情况下,

只剩下一种办法可以阻止瘟疫传播:

尽管火化比解剖还要“大不敬”,

但这已经是最后的办法。

最终,当地的官员和群众,

甚至朝廷外务部都同意了伍连德的计划。

于是,在清王朝的最后一个大年初一,

当其他地方正张灯结彩,庆祝新年时,

哈尔滨人却忙着火化2000多具尸体。

经过彻底地焚烧之后,

这场肆虐的疫情终于被控制住了。

此时的傅家甸,已有四分之一的人染病死亡。

由于在防疫工作中有着突出贡献,

伍连德被授予“鼠疫斗士”的称号。

在灾难面前,中国从来不缺少勇敢的斗士。

注:

在城市环境中,并不存在鼠疫杆菌携带者。鼠疫杆菌的来源,主要是野外的啮齿类动物,比如旱獭,黄鼠等等。所以,内蒙古的2名患者和109年前的疫情告诉我们:

千万不要直接接触野生动物!

再萌也不要摸!

再可怜也不要喂!

以下行为是错误的!

End

作者:Sheldon

绘制:赏鉴

美指:牛猫

本作品曾获

蝌蚪五线谱“和院士一起做科普”2016年科普创客大赛

图片类一等奖、新媒体融合创作特别奖

墨子沙龙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协办的公益性大型科普论坛。沙龙的科普对象为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热爱科普的普通民众,力图打造具有中学生学力便可以了解当下全球最尖端科学资讯的科普讲坛。

关于“墨子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