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已经上线一周年了,并且圆满地完成了科学家安排的三个实验任务:1. 星地间量子密钥分发;2. 量子隐形传态;3. 在千公里的距离上测量贝尔不等式。可是最近,它遇到了一个新的烦恼。因为这些实验原本只能在半夜最黑的时候进行,现在科学家却要求它把实验挪到白天。肿么办啊?肿么办!……
我之前做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虽然很成功,
但是只能在半夜的时候做。
因为在这个实验中,
我向地面发射光子,
而且每次只能发射一个。
白天阳光那么强,
一个光子哪里看得清啊!
我的轨道高度只有5百公里。
每天躲在地球影子里的时间,
大概有三分之一。
要是想在全球搞量子通信,
就得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也就是3万6千多公里。
可是离地球越远,
被太阳晒的时间就越长。
到时候卫星天天被阳光干扰,
如果我不想出解决办法,
如果让太阳光穿过三棱镜,
它就会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紫色光的波长最短,
红色光的波长最长。
在红色光之外的区域,
其实还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光,
叫做红外线!
它的波长比红色光还要长。
在之前半夜开展的实验中,
量子实验卫星发射的光子,
波长是800纳米,
也属于近红外线的波段,
算是波长1550纳米光子的表哥。
这两种光子到底哪个效果好,
做实验比一比才会知道。
在强烈的阳光下,
800纳米的光子几乎消失了,
因为背景实在太亮了。
相比之下,
1550纳米的光子就清楚很多!
道理很简单!
太阳虽然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但是有的光子多一些,
有的光子少一些。
在800纳米的波长上,
太阳发射的光子很多,
大气对光子的散射很厉害,
产生的干扰噪声也就多。
在1550纳米的波长上,
太阳发射的光子较少,
大气的散射也小,
产生的干扰噪声也就少。
于是,
中科大的潘建伟教授,
及其同事彭承志,张强等,
利用1550纳米波长的光子,
成功地在青海湖两岸的阳光下,
在这次实验中,
他们每发射10万个光子,
就有99998个光子被损耗掉。
(即光子损耗为48dB,
这是为了模拟星地通信的环境。)
但剩下的光子抵达了接收器,
成功地传输了量子密钥。
在这次的量子通信实验中,
为了减少各种噪声的干扰,
他们除了调整光子的波长,
还用到了两种方法。
一是光谱滤波,
也就是把其他频率的光子都拦在外面。
二是空间滤波,
说白了就是减小接收光子的空间范围。
这篇实验写成的论文,
发表在了《自然•光学》上。
实验结果说明,
本来让卫星发送量子密钥,
只能趁半夜最黑的时候。
现在白天也可以发送了。
这就为下一步
构建量子通信卫星网络,
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量子实验卫星再也不发愁啦。
本文版权归墨子沙龙所有
自媒体、报刊等转载请联系墨子沙龙授权!
美指:牛猫
绘制:赏鉴
排版:胡豆
鸣谢:廖胜凯,任继刚
彭承志,印娟,刘乃乐
参考文献:
Sheng-Kai Liao, et al. , Long-distance free-spac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in daylight towards inter-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ature Photonics 11, 509–513 (2017).
注:本文中提到的800nm泛指一个波段,在通常的量子通信实验中,光子的波长可以是780nm,810nm和850nm,或者772nm、813nm等。
为什么以前的实验不用1550nm的光子呢?因为在这个波长上,常规的单光子探测器的效果很差,不但噪声大,而且遗漏的光子很多(探测效率低下)。所以,在自由空间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中,科学家通常使用800nm的光子。
近年来,国外科学家发展了一种新型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可以很好地测量1550nm的光子,但它体积很大,而且需要在低温下才能正常工作。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相关实验,中科大的科研组自主研制了一种“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并不是单纯地探测1550nm的光子,而是将它的信号转换成波长更短、能量更高的可见光。
跟国外的同类产品相比,中科大自主研制的探测器不需要制冷剂,不会增加很多噪声(窄带滤波),也不会遗漏太多光子(探测效率高),助了白天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一臂之力。
为了减小光子的接收范围,同时又不至于将真正的信号挡在接收范围之外,科研团队还发展了自由空间光束单模光纤耦合技术。
所以,在白天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中,中科大的科研组一共用了三个招数:
1. 使用1550nm作为工作波长;
2. 使用自主研制的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
3. 发展了自由空间光束单模光纤耦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