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
2024年度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理事、监事:
我谨代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向各位理事、监事汇报2024年度“墨子沙龙”科普项目的运营情况及工作成果以及团队建设。本报告旨在全面呈现我中心在管理运营这一重要科普品牌过程中所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的创新实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向各位汇报2025年的工作开展计划敬请审议。
一、活动规模与影响力
(一)线下活动
全年举办10场高质量科普论坛,覆盖量子科技、天文物理、数学理论、航天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
邀请10位国际级科学家担任主讲嘉宾,包括:
1、沃尔夫奖得主1位(合成化学领域);
2、中国科学院院士2位(袁亚湘院士、丁奎岭院士);
3、中国科大、上海天文台、香港科大等顶尖机构学者。
(二)累计吸引线下观众超2,300人次,其中:
1、上海科技节“奇妙的量子世界”主题日活动开放量子实验室参观,引发公众热烈反响;
2、暑期及年末两次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惠及浦东市民逾万人。
(二)线上传播
1、线下活动同步直播累计观看量近400万人次;
2、针对社会热点策划5场专题线上直播(如高考季“中科大博士挑战高考真题”、诺奖解读等),直播间总观看量达396万人次,其中高考系列直播连续三日登上B站热搜;
3、全年线上活动总覆盖受众突破800万人次。
二、创新实践与品牌深化
(一)内容形式升级
1、推出“科学家快问快答”短视频栏目,录制8期顶尖学者专访(含薛其坤院士等),播放量超30万;
2、联合中国科大“InTheLab”团队打造量子实验室科学艺术摄影展,精选作品在官方平台传播,并于上海研究院设立实体照片墙。
(二)科普场景拓展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落地“神奇的量子世界”互动科普展览,通过创意展架、互动转盘等趣味形式普及量子知识,两期展览吸引超10,000人次观展;
每场活动设置主题打卡区并定制专属周边,激励观众通过社交媒体扩散影响力。
(三)跨界合作与传播
活动获人民网、中新网、科学网、第一财经等权威媒体持续报道,全年累计发稿62篇;
与知识分子、赛先生、返朴、中科院物理所等头部科普平台深度联动,形成传播矩阵;
单场活动传播案例突出:
1、袁亚湘院士科普视频在视频号播放量破150万,单日涨粉2万;
2、“奇妙量子世界”活动线上观看量达220万。
三、项目成效与社会认可
1、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国家级表彰);
2、量子科普展览成为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亮点案例。
3、受众覆盖主要惠及中小学生、社会科学爱好者、高校及研究院师生。
四、团队建设及制度建立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中心的团队截止2024年底已有全职员工9人,分布于主任办公室、人事行政部、活动部、内容部和设计部,其中1人获评首批上海市科技传播高级职称。
在持续扩大科普影响力的同时,本年度机构着力强化运营管理的内控机制,涵盖了用印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内部制度。通过制度化建设,既保障了项目执行质量,也为品牌可持续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五、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线下活动方面继续保留原有优势,同时探索创新形式;线上内容方面继续产出优质的原创作品,形成自己的风格及特色;在品牌宣传方面进行品牌形象升级;加强规范化管理,申请社会组织评估。
2025年预计有以下新的探索:
1、结合量子百年,策划专题活动及内容;
2、科学科技传播服务产品化:科普研学、周边文创;
3、出版量子百年专刊;
4、开发定制化科普课程,服务中小学素质教育;
5、探索国际顶尖科学家跨界对话模式;
6、优化短视频矩阵,强化年轻群体触达效率。
2025年,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全新的科普内容,结合量子百年,为大众提供优质的科普内容和科普活动。以科学之光,照亮好奇之心;以创新之力,点燃未来之火。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
2025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