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没有账号? 去注册
会员注册
  • 已有账号? 去登录

信息公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2022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12-29    30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

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正式成立并全面运作的第一年。中心以传承与发扬“墨子沙龙”大型公益科普论坛为核心使命,在潘建伟院士的倡导精神引领下,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的深厚学术背景,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迎难而上,锐意创新,在科普内容、活动形式、传播渠道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履行了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社会责任。

一、立足新起点,开启科普新征程

年初,为汇聚更广泛的科普力量,提升科普效能,在“墨子沙龙”原班人马基础上,吸纳新鲜血液,正式成立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中心秉持墨子沙龙公益科普的不变初心,在新的组织框架下,致力于活动形式更加灵活、业务范围更加广泛,持续打造“墨子沙龙”这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普品牌。

二、应对挑战,创新科普活动形式

2022年伊始,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场线下活动(226日),邀请李灿院士就“实现碳中和:绿氢与液态阳光”做精彩报告,反响热烈,为全年工作开了好头。然而,3月突如其来的上海疫情迫使原定的线下活动计划中断。中心迅速反应,果断调整策略:

打造线上科普矩阵(3-8月):针对疫情封控期间上海民众的需求,精心策划并推出“暖心科普”系列线上报告。内容涵盖观鸟、博物馆文物、科技考古、音乐疗愈、琥珀探秘、航天科技等多元主题,邀请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的顶尖专家,为居家民众提供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舒缓情绪的科普体验。系列直播总观看量突破100万人次。

深化专题科普合作:

《三体》科学解读:联合香港科技大学王一教授,推出16讲“一说三体”系列讲座,从物理学家的专业视角,深度解析科幻巨著中的科学内涵,引发广泛关注。

“哥白尼论坛”国际合作:与“哥白尼论坛”合作,成功举办4场高水平线上国际科学报告,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杰·彭罗斯教授、著名物理学家戴自海教授等国际顶尖科学家分享前沿成果并与观众互动。四场活动累计观看量近200万人次。

有序恢复线下,紧扣热点(9-12月):随着疫情趋稳,在严格遵守防疫政策的前提下,中心积极重启线下活动:

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924日):邀请高福院士围绕“人类、病毒与疫苗”进行权威科普,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染病历史、疫苗研发与安全性等公众关切议题。

“她力量”女性科学家专场(1029日):特邀陈玲玲研究员、任洁教授、印娟教授三位来自生物学、电子学、量子科学领域的杰出女性科学家,分享科研故事与前沿知识,展现当代女性的智慧、勇气与力量,传递榜样精神。

三场线下活动共吸引433名观众现场参与,同时通过腾讯、新浪、知乎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达113.5万人次,活动获得中新社、上观新闻、科技日报、文汇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积极报道。

全年共计开展科普活动10场次(线下3场,线上7场),线上线下受众总计超230万人次(线上为主)。

三、提升体验,打造科普新场景

为提升活动品质与观众体验,2022年初启动的“墨子沙龙”全面舞美升级计划于9月线下活动重启时惊艳亮相:

硬件升级:定制波浪形舞台,科学划分报告区与圆桌讨论区。观众席创新性地根据不同年龄层需求设置个性化区域:儿童懒人沙发区、青年几何座椅区、社会人士时尚座椅及高脚桌区、老年舒适沙发区,营造轻松愉悦的科普氛围。

软件配套:每场活动根据主题定制专属背景板、科普漫画展板,设置科普图书书架,使观众步入报告厅即能沉浸于浓厚的科学文化气息之中。

四、构建矩阵,扩大科普影响力

中心高度重视科普内容的广泛传播与品牌建设:

量子科研前沿科普:作为特色,依托中科大上研院量子科学研究中心,通过墨子沙龙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对团队重大科研成果进行权威、易懂的科普解读。

全媒体平台运营:墨子沙龙已构建涵盖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Bilibili、知乎、腾讯视频等近10个主流平台的自媒体矩阵。2022年总粉丝量达64.06万,较上年增长近30%。各平台成为信息发布、内容传播和观众互动的重要渠道。

媒体合作网络:与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之声、知识分子、新浪大家等科普媒体保持紧密联系,互荐互推,放大内容声量。与中新社、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建立良好沟通,确保活动及时获得报道支持。与腾讯新闻、新浪科技、蔻享等直播平台深度合作,获得优质推荐资源,有效提升活动曝光度和覆盖面。

五、项目成效与社会认可

活动规模与受众:全年主办科普活动10场,线上活动(含系列讲座)累计观看超425万人次(含“一说三体”16讲、“哥白尼论坛”4场),线下参与433人次。

媒体报道广泛:活动获得包括中新社、科学网、解放日报、文汇报、澎湃新闻、新浪、腾讯、知乎等在内的主流媒体及专业平台广泛报道,累计发布原创报道至少12篇,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荣获表彰:项目因出色的组织与科普效果,荣获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称号。

核心受众:精准覆盖中学生、社会科学爱好者、科研院所师生及广大市民群体。

六、总结与展望

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在挑战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我们深刻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浦东新区,以量子科普为特色,广纳各领域顶尖专家,努力打造兼具科学深度、人文温度与审美高度的科普产品,为创新发展之翼贡献了坚实的科普力量。

展望2023年,中心将继续秉持公益科普初心,深化品牌建设,拓展合作网络,优化活动形式与内容,致力于为上海乃至全国公众带来更丰富、更优质的科学解读,持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推动社会科学文明进步而不懈奋斗。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

                                                                                                                 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