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没有账号? 去注册
会员注册
  • 已有账号? 去登录

2020-2021

卞迁:基因组的混沌与秩序 | 2021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23-01-10    3276   

演讲者:卞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及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演讲时间:2021年7月


很荣幸有机会跟大家做关于科学以及职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分享。我于1998年进入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之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读了PHD。其实我高考时选择生物,是因为那时我对物理跟计算机都不是特别有兴趣,而且学得也不是很好。但后来机缘巧合,我念了一个生物物理学跟计算生物学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之后我就一直在进行一些生物科学的基础研究,在UC Berkeley做完博士后之后,2017年来到上海交大。我整个发展道路,基本上就是一个理科生比较典型的道路。所以在今天演讲的最后,我也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个过程当中我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生物体中的混沌和秩序


我做的是基因组的三维结构与其功能,这是现代遗传学中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方向。我演讲的题目叫“基因组的混沌与秩序”,听起来好像非常玄妙,其实很简单。


对于一个生物体,如果它没有任何的动态和变化,没有任何生机,它其实对应的就是死亡。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各种物质按照一定的有序结构排列起来,行使一些非常有序的生物学功能,这个过程就赋予了物体生命。有序调控的过程一旦失控,就会进入所谓的混乱状态,它可能对应的就是疾病或者衰老。然而,生物体如果完全只是按照一个有序的状态存在的话,却又不足以适应外面持续变化的环境。


所以生物体有序存在的状态,要能够跟外界交互,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要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具体而言,对基因组来说,我们就要关注它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是如何被有序调控的,它在适应的过程中是怎么跟环境交互的,这种秩序的破坏又是怎么引起衰老和疾病的——这些是我真正想与大家探讨的问题。


复杂程度的决定因素——调控模式


基因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不同基因行使不同功能。基因组是指一个物种的所有基因,是这些遗传信息基本单位的总和。基因组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有一个物质存在的形式,就是DNA。DNA在细胞核内折叠成一些纤维一样的东西,叫做染色质。


大家可能听说过人类基因组计划。2003年,这个计划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接下来大家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只有1000多个细胞的线虫、小白鼠和人类,其实都具有两万多个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基本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基因数目和种类来说,不同生物体之间的差别其实很小,但生物体本身复杂程度却千差万别。


所以说,基因的数量其实并不等于基因组的复杂程度,不同生物的基因数量虽然接近,但是高等生物存在更复杂的基因调控的模式——这事实上才是决定生物体之间差别的关键因素。关于调控模式的信息蕴含在基因组里,但它又不是基因。显然,基因组里面除了基因还有很多重要的信息。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刚才我们比较的是基因的数目,但是如果我们看不同生物基因组的大小,线虫只有1×10⁸个DNA的碱基对,哺乳动物却有3×10⁹个,这个差别就很大了。大量的关于复杂的基因调控模式的信息,就蕴含在这些不是基因的区域里面,我们管它叫非编码的区域。在这些区域里有很多调控基因的元件,这些元件的数目我们大概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连接的,所以我们想做的三维基因组学,就是想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来判断这些元件跟基因之间是怎么连接的。


基因组是以高度浓缩的形式压缩在细胞核里的,染色质经过一系列的折叠,形成越来越粗的纤维,才能被压缩到细胞核里去,相当于把十千米的头发塞到一个鸡蛋里面。传统意义上,包括现在的生物学教科书里,我们一般都把染色质画成随机分布的。然而现在发现这个观点很可能是错误的——这些染色质不是随机分布在细胞核里面,其实它们在细胞核里面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调控元件找到目标基因的方式。


基因组的结构


我们怎么样去检测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真的测到这种三维结构?事实上,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是无法实现对结构的测量的;但我们可以用一些间接的方法,比如结合了测序、数据处理的方法,间接地推算它是怎么折叠的。


这种折叠是怎么实现的?现在我们有一些模型可以解释可能的机制,但还不是完全清楚。比如说现在比较明确的一种机制叫做环挤压。基因组里面有一些像马达一样的蛋白,当它套在DNA上面之后就会不停产生力,让DNA从它的两个环当中穿过去。当它碰到一些特定的位点,比如CTCF停止位点时,就会停在这个地方。这样它就把基因组分隔成了很多不同区域。调控元件跟基因之间的接触点,也在环卡住的位置产生了。这就是我们说三维基因组结构形成的分子机制。

 


所以基于一些类似这样的机制,我们现在知道基因组它并不是一个完全混乱的状态,而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一种结构上的状态。这样保证了在细胞里面,每个基因只会有某些调控元件有可能去调控到它。所谓三维结构保证了基因表达的精确调控,就是这个意思。


基因组结构与发育


如果这种三维结构被破坏了,那么基因的表达就会受到影响,就有可能会导致疾病。随着我们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种结构上的破坏,会导致很多发育相关的疾病。


我们实验室现在正在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关于一种染色质结构相关的病,表现为下颌过小。因为如果婴儿的下巴小,那么在早期发育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类似气道阻塞之类的情况。如果不去手术矫正,这样的婴儿有极大的概率是会死掉的。经过很多年的研究,最后大家认为得这种病很可能是由于一个叫Sox9的基因出了问题。人的全身很多部位都是有软骨的,比如说下颌在发育的早期阶段会有软骨,包括肋骨、四肢发育过程当中都需要软骨。


Sox9是一个调控软骨发育的基因,如果Sox9基因彻底地突变掉,没有这个基因了,那么所有的软骨都会出现问题,这个胚胎根本没办法存活,很早就会死掉。但是如果有一些突变,会影响到Sox9基因的表达量,它基因的序列和功能没有问题,但是它表达的位置或者量不对,就也会引起一些疾病。像刚才说的患者,只有下颌出现问题,四肢没有异常,说明调控Sox9的元件里面有一部分只对它的下颌产生影响,而对四肢没有影响。


我们发现在Sox9远端有一些这种调控元件,只存在于下颌的软骨里面,它会存在一种很特异的构象,让离Sox9有超过1.5兆距离的一些增强子,会在下颌里面会去接触到Sox9,从而在下颌里面会影响它的表达。如果这些增强子发生了突变,就没有办法在下颌里面去调控Sox9基因,那么就只会出现下颌的畸形。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临床上不同的表征。


基因组结构与衰老


我们刚才说的是发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感兴趣的方向就是衰老。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会不断的积累损伤——包括DNA的损伤、蛋白质的损伤——导致细胞的功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这个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随着积累损伤,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出现损伤,从而其功能受到影响。


有很多跟衰老有关的疾病事实上就是通过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导致的,比如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早衰症。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是细胞核的核纤层上面的一个突变。原来正常的细胞应该是椭圆形的,出现突变之后细胞就会变成像右边那种畸形的形态。因为核纤层有这样一种很重要的功能——帮助染色质进行空间上的组织,因此在突变的细胞里面,染色质的结构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

 


表现在临床上面,这样的病人会很早就出现衰老的表型,比如心血管疾病、关节炎、骨质疏松、毛发脱落。这样的病人基本上只能活到十几岁。


染色质结构跟衰老是密切相关的,染色质结构不正常会促进衰老。那么反过来,我想问的是,如果我们用某种方法能够增加染色质的稳定性,会不会帮助我们延缓衰老,促进长寿?


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模型就是提到过的线虫。线虫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可以用来研究长寿的模型,因为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只有两到三周,所以测量它寿命的延长或者缩短是非常容易做的一件事情。


如果在发育的早期给它一定比较强的刺激,它会产生一个防御性的反应,改变它发育的过程,它不会变成正常的成虫,而是进入一种Dauer状态。本来线虫只能活两周,但是Dauer状态的线虫就活到四个月,而且它不需要进食,可以抵御外界几乎所有的强烈刺激,比如说紫外线的照射、高温等。我们就发现这种长寿的线虫出现了染色质结构的显著变化多,它整个压缩的方式都变了。


总结一下我今天讲的跟科学有关的内容。我想传递的核心信息,就是基因组是有复杂结构的,这种结构对基因组功能的调控非常重要,如果结构出现错误,会导致基因组功能的失调。


今天我们现在的主题是理科生去哪儿了,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在整个从业的道路中的一些体会。


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明确专业方向。不是说跟你将来要选择哪种职业有关,而是说数学也好,物理也好,计算机也好,到底哪个东西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以我个人来说,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就经历过一些这样的思考。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很早的时候看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跟整个进化论发现过程有关的一些东西,然后觉得对生物学非常有兴趣,是因为生物学有很复杂的多样性的一些性状。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动物会变颜色,为什么有的生物它会有再生能力。后来我看了另外一本书,就是跟DNA双链结构发现有关的一本书,叫《双螺旋》。事实上说所有这些外在复杂的可以直接看到的表象,蕴含着一个分子层次上的机制,这个机制是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去研究的。


我觉得这个研究的方向很吸引我,但是每个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科研上面的兴趣,就好像一定会有人更喜欢足球,一定有人更喜欢看篮球。在深层次上面,我觉得反映的是你对科学的一种审美的偏好,并没有任何的高下之分。另外一点可能也反映了你对真实世界价值观的一些认知,你认为什么东西对你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大学阶段对大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真的要想办法找到这个方向,比如说我可能真的对物理更有兴趣,或者我真的对化学更有兴趣,那么你将来你从事的职业,可以去当教授或者研发人员,这些都没有关系,就算你将来做的跟这个东西完全没关系了,你说我去做生意,赚很多钱。但是你喜欢的这个东西,将来也是你最重要的一个爱好。


这个东西没有早晚之分,以我个人来说,可能大一一进来,我好像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确实对这个感兴趣,所以当时就已经开始学一些跟生物有关的一些课程之类的。有些同学可能会大二大三,或者甚至更晚的时间才会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这个都没有问题,并不是说你比别人更早找到你的兴趣,就代表你更好;但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科大现在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因为学生在大二大三还有调整专业的机会,能够广泛的去做涉猎,然后想一想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科学方向是什么,带着这个兴趣大多数人就会进入接下来的阶段。


大家都会有体会,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来说,考高分这些东西可能相对来说反而是更容易的。真正开始做科研之后,你接触的完全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是一个黑暗的森林,你根本不知道你有可能发现什么;或者你本来提出一个很好的假说,花了很多的精力之后却发现完全是错的。当你在读书考试的时候,是完全不会有这样的经历的,但是当你开始真的搞科研的时候,你就会有第一手的这种认知。对我来说,我觉得我整个博士期间踩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坑,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去想,我现在知道做科研将来可能是这个样子。虽然我对这个学科感兴趣,但学术这条路到底是不是最适合我的一个工作形态,这个时候要权衡利弊。


比如说有些人如果有很好的科研产出,接下来可能会找到一个很好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科研的工作。但是很多人可能一样努力,却没有那么幸运,没有那么好的文章,就可能找不到好的教职,就必须要去选择一些其他的职业。在整个博后的过程当中,我真正地认识到社会是很残酷很现实的。但是能走到这一步的,我认为是没有失败者的,你不能说因为我发的文章比另外一个人好,证明我真的比另外一个人优秀,很可能只是你更幸运。所以你要珍惜这份幸运,你应该怀着更加一种感恩的心态,如果你还能继续走下去的话。


2012年的一个关于美国生物学专业统计显示,每年这个专业会有1.6万个PhD被录取,但是其中会有不到一万人能够完成PhD。在这不到一万人当中,PHD毕业之后大概会有不到六千人会继续去做博士后。而在这六千个博士后当中,经过六年之后,差不多只有15%可以拿到一个教职。


但是大多数人将来仍可能会去从事一些离不开科研的行业,比如去公司做研发,或者做一些跟科学传播有关的东西。还有人可能会彻底离开科学去做一些其他的东西。所以说我们看到,这个行业里面到最后能够继续,还能够持续的去做探索性的科研,其实已经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


很多人问我,是什么让你最后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在学业的几个不同阶段,有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本科阶段我觉得就是兴趣,你真的要想清楚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让你觉得exciting,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持久的动力,找到你真正的兴趣。在博士阶段,我想说的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利弊,一定要权衡各种各样的利弊,你要想得很清楚,你将来选择这条道路,将来可能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潜在不好的地方是什么。把这些东西都想清楚了之后,再去进入到你的下一个阶段。


最后一点就是,有一颗平常心最重要。在任何阶段你都可能发现,不是我不够优秀,也不是不够努力,但是最终不能实现自己开始设想的职业轨迹,那么你永远要给自己考虑一些备选的职业发展的道路。如果在整个职业发展道路当中,你的头脑是始终是很清楚的,我觉得将来不管怎么样,你都不会后悔,而且都会很成功。


这个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接下来我的后面的这两位同学,会给大家带来更精彩的一些关于职业发展上面的一些分享和建议。谢谢大家。